close

寬恕與感恩-逆境是福報的偽裝
作者:李曉奼
作者:李曉奼
去年十二月五日下午七時半,跟往常一樣下班,在回家的路上被一輛機車撞上,當時便倒地不省人事。肇事的是一位無照駕駛的女高中生,她馬上叫救護車跟她的父母送我到新竹的馬偕醫院。救護車中自己一度甦醒並交代肇事者的父母趕快跟外子聯絡,當時頭暈目眩( 有撞到頸部),話說完又昏過去,醒來時就在急診室由護士及醫師手忙腳亂地緊急處理。
外子趕來了,安慰我要忍耐力撐。隨即介紹圍在病床旁邊肇事者的媽媽。神情恍惚中覺得她有些面熟,原來是住家附近的鄰居,便跟她點個頭,她提醒說額頭傷口還在流血不要動 。
這場車禍帶來的傷勢看來不輕,額頭縫了十九針,經電腦斷層掃瞄發現右小腿有粉碎性骨折,左手中指骨折均須開刀,還好五臟六腑及脊椎無問題,也無腦震盪,這是要感謝佛陀 加被護佑的第一點。
生命考驗
自以為是平凡中相當幸福的人,未曾經歷過大風大浪也從未生大病住院。沒想到今天突然遭逢一場車禍而倒臥病床,飽受肉體及精神的雙重病苦,也憂懼是否從此變成殘廢?更體會到人生的無常。
「沒想到我也有這一天!?」一股憤激嗟怨湧上心頭,不禁涕泗沾襟。但腦筋一轉,理智告訴自己:「莫自怨自憐,須堅強面對現實!」因為強韌和忍耐是生命的原則、生活的習性啊!於是心中決定對這場不可預知災禍與無常,要以「逆來順受」的心態來 接受。
就佛法觀點,「逆來順受」是消業障。記得發生車禍的前夜,自己還在工研院內共修,讀到「深信業果」那一章的經文,瞭解因果不虛的道理,也就是說今日一切乃前世種的因成熟的果報,而如何面對這一切的心念與造作,又是種下未來及來世的因。認同這番道理後,對肇事者便沒有怨氣了。
翌日,肇事者的父母提著補湯與紅包前來慰問與道歉,自己表達是佛門弟子相信因果不怪他們,不用一直道歉;何況自身也有錯,沒有走斑馬線,外子本來就待人很好,也支持自己「逆來順受」的態度。躺在急診室時,外子頻頻安慰肇事的高中女生不要罣礙,將心比心能原諒別人是個美德。我們體會做父母的無奈,常提心吊膽怕子女闖禍還要收拾善後,決定不讓他們負擔醫藥費,更不提出告訴。
出院後,肇事者一家人定期探視,關心有加,我們就像老鄰居聊天(本來就住在家附近,只是不撞不相識)。心想肇事者與受害兩造關係可以這麼融洽,是個相當難得的境遇,這是要感謝佛陀的第二點。
痛苦與恐懼
嚴重的骨折必須開刀,開刀前的恐懼自己以佛號排遣,觀想醫師是佛陀派來的大醫王,一時信心驟至。開刀時覺得又痛,時間又長;漫長的復健與疼痛為伍,止痛劑一連吃三個多月。很多人包括醫師都勸應少吃止痛藥,但是不吃則痛得夜夜不能入眠,後來發覺指壓按摩對克服疼痛有幫助,可以少吃幾顆藥丸。
此外,右腿打石膏逾三個月,起居不便猶如殘障人士,身心的創傷一度令人失意沮喪。又擔心禍不單行,更害怕還有什麼不知的惡報。還好理智告訴自己不能憂懼太久,這時隨手拿起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,把<深信業果>讀完,讀到 追悔力、對治力、防護力、依止力的「四力懺悔」,瞭解懺悔可以淨除累世的罪業。
四力懺悔提到拜佛誦經唸咒,便開始做早晚課拜佛懺悔,依照《佛門早晚課誦本》的內容,早上念「阿彌陀佛、<楞嚴咒>、<大悲咒>、十小咒、《心經》、八十八佛大懺悔文」,晚課扣除<楞嚴咒>、十小咒,再加《彌陀經》,其他一如早課內容。
不可思議地,做早晚課時以鞠躬代替跪拜,竟忘記了疼痛,一股皈依之心油然而生,經過月餘終於皈依佛門。就這樣以早晚課定心轉移疼痛的注意力,重獲心靈的健康,這是感謝佛陀的第三點。
扶持與關愛
有一本書叫做《疼痛》,曾經是美國的暢銷書,書中指出對治疼痛最有效的兩個辦法: 一即宗教信仰,二為親友的照顧與關愛。我很幸運兩者皆得,首先外子無怨無悔地照顧,舉凡處理排泄物、擦澡、洗頭、餵飯、倒開水……樣樣來。住院期間及出院後,嫂嫂、小姑、姪女、甚至七十多歲的父母都自動輪流來照顧三個星期。兄弟、遠親朋友、同事、上司、師兄師姐、先生的同事、學生都來探病,有時一天多到六、七梯次。
同事逗趣幽默地說:「妳在服務單位及住院都要接待訪客,好累噢!」除了剛開過刀時沒有體力見客外,內心是很高興感謝大家的探訪,轉移病痛的注意力,對日後的復健有直接或間接的幫助。
單位主管、副主管及部屬和同事們,在自己休養期間經常聯絡,鼓勵多以e-mail與大家連繫,幫助同仁又幫助自己。有一位好友邀去參加讀書會,《疼痛》便是其中讀的一本書。自己很感激能得到這麼多關愛,體驗人生最美好的親情與友情。這樣的福報也是要感謝佛陀加持的第四點。
逆境的福報
感謝週遭親友的殷殷關懷及慷慨的付出,深覺自己對別人的友愛及付出有待改善與提昇 。
未來仍要面對無常痛苦和許多逆境的負面經驗,這是生命的功課。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功課,不能要求別人幫你寫。思索《西藏生死書》的一句話--負面經驗(逆境)是福報的偽裝。自己的體會是「沒經過這一次車禍,還沒感覺自己的福報這麼大」。
《西藏生死書》講的「負面經驗」,一般人會認為是壞的象徵。事實上在修行中碰到的負面經驗,往往是偽裝的福報,若能體會所有好與不好的經驗的真實本質如夢幻泡影,便能免除或降低所帶來的傷害,甚至變成福報的來源。
自古以來有諸多大師在負面經驗上用功,將他們轉化成覺悟的催化劑而得到大成就,所以說負面經驗是偽裝的福報。「逆境是福報的偽裝」,這句話 對自己有很大的啟示與鼓勵。
發生車禍前,剛好在共修會學到「深信因果」,這場車禍感覺就像是一場試煉。有一位師兄鼓勵安慰說:「妳通過考驗了!」自己其實不很確定。不管是否通過試煉,在服務單位能擁有這麼好的學佛環境和同行助伴,這是應該感謝佛陀的第五點。
學佛唸佛有如此多的好處,深深覺得應該努力繼續修持,尤其在「無我與利他」這門學分,決定持續修課,希望有所進益。今年八月受過一次八關齋戒,確實是很有意義的修練。在傷勢初癒之際,還拄著柺杖走路,身心受到極大摧殘,能通過這一番修練,意味著自己對佛法的信心已邁出了一大步,深感慶幸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