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白衣觀音大士.jpg - 觀音法相集

觀音院息災吉祥之主『聖白衣觀世音菩薩、白衣觀音、白衣大士』(除一切災禍不祥疾疫,獲致吉祥)

白衣觀音介紹:

白衣觀音,梵名Pāndaravāsinī,意譯作白處、白住處。以此尊常處在白蓮華中,故以為名。白者即是菩提之心,住此菩提之心,即是白住處。又稱為『聖白衣觀自在菩薩』、『白處尊菩薩』、『白衣觀音』、『白衣大士』、『白衣觀自在佛母』,在藏傳佛教則稱祂為『白衣佛母』,為五方佛母之一。位在密教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第三列第七位,是三十三觀音中之第六尊。種子字是『(Paṃ) 』,代表『自性清淨法性』,密號為『離垢金剛(Vimalā-vajrī)』。法相為身著白衣處於蓮花上,白衣即顯示聖潔純淨的菩提之心。現今漢地佛教徒多以『白衣觀音』、『白衣大士』之譯名來稱呼,是觀世音菩薩在漢地最廣為人知的化身之一。

白衣觀音在密法中是令一切苦惱消除、息滅一切災難、轉不吉為吉祥的息災本尊,為觀音法門中的息災吉祥之主,現身著潔白天衣、慈悲柔和的女性菩薩法相。東密《祕鈔問答》記載祈求白衣觀世音本尊能攘除一切災厄,稱祂為『大慈大悲觀世音』。《白寶口抄》解釋「白衣觀音為大息災之主,所以手持楊柳,拂去一切不祥和災難。」。又以白衣觀世音本尊法,為祈請息災增福壽之密法。宋密之天息災所翻譯的《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》就說白衣觀音於大苦難中救度一切有情。在漢地所傳白衣大士神咒所云「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」、「人離難。難離身」、「一切災殃化為塵」,可謂是唐密白衣觀音作為息災本尊之餘緒。

一行禪師(683-727)在《大日經疏》云:『白處尊,以此尊常處在白蓮華中,故以為名。白者即是菩提之心,住此菩提之心,即是白住處也。此菩提心從佛境界生,常住此能生諸佛也,此是觀音母,即蓮華部主(Padma-Kuleśvarī)也』,表示此尊為蓮華部之部母,能生蓮華部諸尊,是觀音院諸尊觀音之母。因此真言宗主張『所有的觀音菩薩皆由蓮華部母白衣觀音所隨機應化、出生,祂是一切觀音之本尊總體』,即是以白衣觀音作為聖觀世音菩薩之總體法相代表。

修持白衣觀音本尊法,具有滅罪息災、救苦除難、獲得世出世間悉地成就之功德。唐密《宿曜儀軌》記載「九曜息災大白衣觀音陀羅尼」的本尊即為「白衣觀音(Pāndara vāsinī)」,此陀羅尼又名「能吉祥真言」,令一切災難自然消散,一切曜不吉祥,誦此真言成能吉祥。白衣觀音因此又名除災觀音、能吉祥觀音,是令一切苦惱消失,息滅一切災難,轉不吉為吉祥的『息災吉祥主(śāntika-śrīśvarī)』

由於自中國宋朝觀音女身法相的信仰開始盛行,因此民間信仰中,白衣觀音法相經常作為聖觀世音菩薩總體之法相代表,被廣為禮拜供奉,可以說現今漢地佛教徒對於觀世音菩薩的法相認知最深、流傳最廣者,即為『白衣觀音』(表義為聖觀音),另為千手觀音、準提觀音。事實上無論哪一尊觀音化身之法相,均與觀世音菩薩本尊無二無別。

 


 白衣觀音之形象

FB_IMG_1580588266821.jpg - 佛教精選相簿2

日本密教所傳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白衣觀音的形象,乃是依善無畏講述一行所記的《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(大日經疏)》:『戴天髮髻冠 ,襲純素衣(即白衣),左手持開敷蓮花』而描繪成身白黄色,左手所持開敷蓮華代表最白淨處出生普眼,右手為與願手,著天衣坐赤蓮花。

不空所譯《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》則記載「畫白衣觀自在,以蓮花鬘莊嚴其身, 以寶繒角絡披,右手把真多摩尼寶,第二手施願,此菩薩是蓮花族母,應於蓮花上坐 」即蓮花族母白衣觀音的形象為頭上至身披有布帛,並以蓮花的藤蔓裝飾身體、右手持真多摩尼寶,即如意寶珠,能令眾生心願隨求實現,左手施與願印。

不空與善無畏的譯文,對於蓮華部母白衣觀音形象皆為全身披帛,對於持物則有不同。譬如《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嚕力經》中白衣觀音左手持棒或持羂索,右手執於般若梵篋。日本台密承澄所編撰《阿婆縛抄》也記載「右手持般若梵篋,左手持羂索」,又說白衣觀音非常慈悲、有求必應。

頭上至身披有布帛的白衣觀世音形象,即為後來東密《覺禪抄》所云「白衣觀音其形慈悲柔軟,如是天女著白色青羅衣,頭髮上覆白帛,或有頂戴阿彌陀尊,左手持念珠,右手持印文,足下踏白蓮。又舉有左手持印鑰,右手持楊柳枝,或立於二蓮花上,右手執念珠,左手作蓮花指印。」

不空譯《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》大約在天寶十二年(753),不空譯經的時代 差不多是西元 705-744年之間,因此大約可以推測中國白衣觀音的信仰最晚在六、七世紀早已萌芽,這與密教在中國流行的時間相當。

後世漢地民間信仰中,可以看到許多髮冠披白帛、全身襲白衣、結跏趺坐的白衣觀音女性菩薩形像,皆源自密教蓮華部母白衣觀音。

白衣觀音在民間被認為可以消災延命、保家人平安,婦人求兒、安產、育兒等也都可求拜白衣觀音,故而在民間信仰中甚為流行。

 


 

白衣觀音之三昧耶形(法器)

白衣觀音其形像三昧耶形(法器)於各經軌所載皆不相同。白衣觀音常見的三昧耶形(法器)有以下幾種:

聖觀音.jpg - 觀音法相集

一者為『開敷蓮花(Padma)』,代表『清淨自性法性』,觀世音菩薩手持蓮華,觀一切有情身中如來藏性自性清淨光明,一切惑染所不能染,由祂加持得離垢清淨,等同聖者,由此清淨本體出生一切如來,此三昧耶形法器乃表示觀世音菩薩光明無垢之本體德。

南海觀世音菩薩 - 佛教精選相簿2

一者為『梵篋(佛經)』。一切法門皆納此梵篋,而為妙法諸法實相之理,梵篋乃五大所納,其內之法門為識大而為六大無礙、 八萬四千法不離其一身,三密速顯而開自身即身成佛,是故觀世音菩薩又名『聖一切法母(Ārya-sarvadharmamātṛkā)』,此三昧耶形法器乃表示觀世音菩薩「自度度人、悲智雙運」之般若德。

如意寶珠白衣觀音.jpg - 觀音法相集

一者為『如意寶珠』。持摩尼寶,即如意寶珠,代表觀世音菩薩能令眾生心願隨求實現,也就是能滿足一切所願,觀音菩薩能滿足眾生一切希求,並且祂自身也圓滿「慧行悲願」而證菩提,入「如意寶珠三昧」。寶珠體淨,淨行者業垢。不為垢所染,自性即無礙,能雨無量寶。眾生自性清淨如無垢寶珠故能得悉地成就。無垢光明自性寶珠即觀世音菩薩內證之如意寶珠三摩地。

白衣觀世音.jpg - 觀音法相集

一者為『楊柳淨瓶』。持楊枝代表消災袪病、除邪驅惡。據唐義淨《南海寄歸內法傳》講古代印度認為楊枝可以消災袪病、除邪驅惡,佛教傳入後楊柳就成為聖物。觀音菩薩一手持楊柳枝,一手托甘露淨瓶,「楊枝淨水,遍灑三千」,一掃人間煩惱垢濁,普渡眾生。淨瓶中的甘露水即是白衣觀音以大慈悲水大三昧滅除災害、洗滌一切穢厄而歸於平安寂靜。

由於白衣觀音是蓮華部母,所以弘法大師描述白衣觀音形象為柔和的女性法相,以女性的柔和表菩薩的大慈大悲。現在三十三觀音中的楊柳觀音、騎龍觀音等,全都是密教蓮華部母白衣觀音演變而來。楊柳觀音身著白衣,右手持楊柳枝,左手持淨瓶,以楊柳枝替人消弭病災,誓言拔濟眾生病苦,是三十三觀音菩薩的首尊,此三昧耶形法器乃表示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之息災本願。觀世音菩薩淨瓶中的甘露水能令眾生得純一淨白妙善, 離一切戲論(『戲論』即錯誤的知識理論),「白」色更進一步說乃為大日如來淨法界色,為一切眾生本源,超越百六十煩惱心垢得自性清淨法性,從而達成無病息災。

觀世音菩薩代表一切如來大悲總集,隨緣化身救度六趣。不同的法相化身及三昧耶形(法器)代表此尊觀世音菩薩化身所側重的不同特殊利益眾生之功德法門。但無論何種觀音化身,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共同特德,即為拔濟一切有情眾生,解脫生死雜染苦惱,其中又以白衣觀音本尊,側重滅罪息災、救苦除難之特德。

白衣觀音作為觀音法門中的息災吉祥之主,正契合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難、施予眾生無畏的本願,因此在眾多觀音法相、化身中,尤以白衣觀音常作為聖觀世音菩薩的正體、總體法相代表,其來有自。

另外一提,華人信仰的三十三觀音法相中,又有『送子觀音』之法相。日本天台密教的圓珍阿闍黎(814年 - 891年)於《入眞言門住如實見講演法華略儀》即說明<觀世音菩薩普門品>中所云:「有女人設欲求男,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,便生福德智慧之男;設欲求女,便生端正有相之女,宿植德本,眾人愛敬。」即白衣觀世音之示現,並以《大日經疏》解釋白衣觀音乃如來境界所生,象徵白淨菩提心,能生諸佛功德,以為莊嚴法身,以此能生福德端正男女,成為向祂祈求的婦女之子。

 


 

白衣觀音之真言及手印(附:白衣觀音修持簡軌)

大悲觀世音菩薩.jpg - 觀音法相集

(一)、觀音讚:「淨極無瑕大悲身,阿彌陀佛頂上嚴,慈眼悲憫視眾生,頂禮怙主觀世音。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(三稱)」

(二)、誦白衣觀音真言(任選其一,至少一零八遍)

據大日經密印品記載,白衣觀音印契係兩手虛心合掌,二無名指屈入掌中,二拇指並屈觸著二無名指。亦可用蓮華合掌(兩手虛心合掌)之蓮華部印通用。

(1)白衣觀世音大明真言:
『namaḥ samanta-buddhānāṃ tathāgata-viṣaya-sambhave padma-mālini svāhā』
咒義:「歸命於由如來境界所生,以佛之功德為莊嚴之鬘者(即白衣觀音),速得圓滿成就。」「namaḥ samanta-buddhānāṃ」即歸命普遍諸佛,「tathāgata-viṣaya-sambhave」即如來境界出生,白衣觀音能出生諸佛之法身,「padma-mālini」即蓮華鬘。白衣觀音以一切如來功德為髮鬘莊嚴自身。

誦此白衣觀音大明,能得本淨菩提心三昧,成就金剛增益法,常所增益廣大法藏,而此大明能成就一切事,諸有持誦者,速得成就法語金剛。(出自《大日經》密印品、《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》、《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秘密大教王經》等)

(2)白衣觀音心真言:『(oṃ śvete śvete pāṇḍara-vāsinī svāhā)』。
咒義:「歸命潔白純淨的白衣觀音,速得圓滿成就。」śvete稱讚白衣觀音的潔白純淨,Pāndaravāsinī 即白衣觀音之梵名,也是代表潔白、淨白的意思,在密法中以「白色」作為慈悲息災的密法含義。

此陀羅尼又名「九曜息災大白衣觀音陀羅尼」、「能吉祥真言」,能令一切災難自然消散,一切曜不吉祥,誦此真言成能吉祥,色力増長、壽命長遠,除災滅罪,獲致吉祥。(出自唐密《宿曜儀軌》等)

(3)白衣觀音微妙真言:『oṃ Pāṇḍara vāsinī varade hūṃ』
咒義:「歸命,白衣觀音,賜福者,成就。」Pāndaravāsinī 即白衣觀音之梵名;varade:給予、贈予、施願、賜福者。

此白衣菩薩微妙真言,若人常能持誦,所有一切罪業悉皆消滅。若能依法專注持誦滿七日。所有國城之內一切人民皆悉奉重。若持誦一月獲大富貴。如是持誦至一洛叉(即十萬)數,當得與菩薩威力無異(即息災本尊法成就)。(出自《佛說一切佛攝相應大教王經聖觀自在菩薩念誦儀軌》)

(4)白衣觀音隨願靈感真言(即民間廣為流傳之『白衣觀音大士靈感神咒』)
白衣觀音作為平息一切災難、轉不吉為吉祥的息災本尊,現為身著淨白天衣、手執楊柳淨瓶的柔和女性菩薩法相,以女性的柔和表菩薩的大慈大悲,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廣大靈感而深入人心,而以『白衣觀音』為本尊、救苦救難的《白衣觀音大士靈感神咒》更是在民間信仰中廣泛流傳。

白衣大士靈感神咒:『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(三稱三拜)南無佛。南無法。南無僧。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。 怛垤哆。唵。伽囉伐哆。伽囉伐哆。伽訶佛哆。 囉伽佛哆。囉伽佛哆。娑婆訶。 天羅神。地羅神。人離難。難離身。一切災殃化為塵。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。』

咒義:「歸依禮敬佛寶,歸依禮敬法寶,歸依禮敬僧寶,歸依禮敬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,即說咒曰:把苦難、痛苦轉化掉;把苦難、痛苦轉化掉;把繋著、黏結著轉化掉;把貪愛、愛染轉化掉,把貪愛、愛染轉化掉,速得圓滿成就!」。

經考證,白衣大士靈感神咒之梵咒核心出自〈觀音隨願陀羅尼〉:「南無觀世音菩薩 但提(口他) 呿羅婆多 呿羅婆多 伽呵婆多 伽婆多 伽(口伐)多 莎呵(oṃ khara varta khara varta gaha varta rāga varta rāga warda svāhā )。 」行此陀羅尼法,應靜處專精禮拜遶塔,誦是陀羅尼一萬二千遍,當見觀世音菩薩,一切所願隨意皆得。(原咒記載於《大正藏》密教部四之《陀羅尼雜集》卷九)

經中記載:「行此陀羅尼法,應靜處專精禮拜遶塔,誦是陀羅尼一萬二千遍,當見觀世音菩薩,一切所願隨意皆得。」當是民間流傳持誦「白衣大士靈感神咒」應誦滿一萬二千遍以祈求滿願的佛經法語依據。

而「白衣大士神咒」文末所綴之漢語咒文『天羅神。地羅神。人離難。難離身。一切災殃化為塵。』則是以白話祈願文的形式來表彰白衣觀音所側重的息災本願,可說是促成此咒能在民間廣為傳誦的原因之一。

以上白衣觀音之真言,任選其一虔心修持,依白衣觀世音菩薩之廣大靈感、殊勝威德,均有靈驗。

修白衣觀音本尊法可消攘除一切有情災禍、不祥疫疾、飢儉、劫賊、刀兵、水旱不調、宿曜失序。亦能增長福德,令國界豐盛、人民安樂。

(三)、消災吉祥迴向:
一心祈請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作主,將修法功德迴向:「願消三障諸煩惱、願增福慧臻吉祥、富貴安穩充法喜、往生極樂菩薩道。」

 


結語:

觀世音菩薩代表一切如來大悲總集,隨緣化身救度六趣。不同的法相化身及三昧耶形(法器)代表此尊觀世音菩薩化身所側重的不同特殊利益眾生之功德法門。但無論何種觀音化身,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共同特德,即為拔濟一切有情眾生,解脫生死雜染苦惱,其中又以白衣觀音本尊,側重滅罪息災、救苦除難之特德。

白衣觀音作為觀音法門中的息災吉祥之主,正契合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難、施予眾生無畏的本願,因此在眾多觀音法相、化身中,尤以白衣觀音常作為聖觀世音菩薩的正體、總體法相代表,其來有自。

修白衣觀音本尊法可消攘除一切有情災禍、不祥疫疾、飢儉、劫賊、刀兵、水旱不調、宿曜失序。亦能增長福德,令國界豐盛、人民安樂。

註:內文撰寫參考整理自「蓮華胎藏院」、「CBETA電子佛典」、「佛光網路電子佛典」等網路資訊。

 


白衣觀音本尊法門介紹:

 

觀音院息災吉祥之主:『聖白衣觀世音菩薩、白衣觀音、白衣大士』(除一切災禍不祥疾疫,獲致吉祥)

息災吉祥主:白衣觀世音菩薩

白衣觀音真言(除一切災禍不祥疾疫,獲致吉祥)

初學佛子修持簡法:【白衣觀音大士靈感神咒】

 

 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觀音弟子 的頭像
觀音弟子

妙法蓮華觀世音

觀音弟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