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進階入門 簡介》
以下以歸納方式將《進階入門》單元所介紹的重點編列如下:
(一) 修行過程:
1.人乘—修五戒
2.天乘—修十善(禪定)
3.聲聞乘—修四聖諦(即苦、集、滅、道)
4.緣覺乘—修十二因緣法
5.菩薩乘—修六度波羅蜜法(淨土為輔)
(二)菩薩的概念:
菩薩摩訶薩,此云大道心,成就眾生,乃智悲雙運,自他兼利之稱,大道心者,發大菩提心,即運智上求佛道也,成就眾生,乃運悲下度眾生也,故曰智悲雙運,自他兼利者,運智上求是自利,運悲下度是利他,菩薩二利兼焉。
─摘錄自《彌陀要解講義》第126頁
1.菩提薩埵:楞嚴經云:「自未得渡,先渡人者,菩薩發心。」
2.菩薩發心:發菩提心:上求佛法,下化眾生。
3.菩薩的可貴:法王子
4.菩提路上:信、住、行、向、地、等覺、妙覺(補處菩薩)佛。
二、具體的菩提心
(一)菩薩四弘願
1.佛法無邊誓願學
2.煩惱無盡誓願斷
3.眾生無量誓願渡
4.佛道無上誓願成
別願(1)如普賢十願王
別願(2)如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、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等.....
(二)四無量心:慈、悲、喜、捨
(三)願菩提心:誓願成佛,度一切眾生
(四)行菩提心:為能成佛度眾,精進修持菩薩行
三、上求佛法以自度:六度波羅蜜
(一)布施—對治慳貪。具體行持: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
(二)持戒—對治毀犯。具體行持:攝律儀戒、攝善法戒、攝眾生戒
(三)忍辱—對治瞋恨。具體行持:生忍、法忍、無生法忍
(四)精進—對治懈怠。具體行持:四正勤、為一切善法之本
(五)禪定—對治散亂。具體行持:四禪、八定
(六)般若—對治愚痴。具體行持:方便、觀照、實相般若
四、下化眾生的方便:四攝法(大般若經)
(一)布施—愛的給予 (華嚴經:於諸病苦,為作良醫)
(二)愛語—良好的溝通與關懷 (華嚴經:於失道者,示其正路)
(三)利行—方便眾生 (華嚴經:於闇夜中,為作光明)
(四)同事—參與和分享 (華嚴經:於貧窮者,令得伏藏)
五、菩薩的典範:
(一)大智文殊室利菩薩—持劍乘獅,侍佛左,象徵智慧
(二)大行菩賢菩薩 —持蓮乘象,侍佛右,象徵行持
(三)大悲觀世音菩薩 —聞聲救苦,六道渡盡,方成佛道
(四)大願地藏王菩薩 —佛門大孝,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
(五)大慈彌勒菩薩 —慈心三昧,化婆婆界,為蓮花邦
(六)維摩詰白衣大士 —現凡夫身,行佛陀事,聖凡並進之典範
六、結語:存菩薩心,行菩薩行,就是人間活菩薩。 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。
註:《初學入門》及《進階入門》,均參考《中台禪寺基礎佛學》教材,以及顯密兩宗法師、仁波切之講稿編修而成,為顯密兩教弟子所應該具備的共同基礎,如欲深入修學者,應從師學,欲皈依顯教者,宜洽各正統顯宗傳承之道場,親近修學;皈依密宗者, 宜洽有正信清淨傳承之上師(可參考喇嘛網(http://www.lama.com.tw/index.asp)提供之藏傳佛教推薦網站,經過審核較有公信力),尤其此末法惡世邪師多如恆河沙,於此密宗擇師方面務必格外謹慎小心,寧缺勿濫。